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标准治疗方式。考虑到膀胱癌相对较高的发病率及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问题,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受到不少关注,这其中放化疗(CRT,化疗结合放疗)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其经常被用于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结合(三联疗法,TMT)。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接受 CRT 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72% 获得完全缓解。其 10 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达到 59% 和 35%,相比文献报道的根治性切除术的 66.8% 及 44.3% 差异并不巨大。另一方面,研究显示 CRT 相比 RC 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优势明显。接近 RC 的术后生存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使得 CRT 受到一定的关注。
现阶段直接比较 CRT 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研究很少,在实际治疗方案选择时,CRT 通常被应用于高龄、体弱而不能接受根治术的患者,这样一来,再将 CRT 与 RC 比较则人为的选择偏倚成了一个重要的干扰因素。因此,临床上就很需要排除选择偏倚的对比数据以证明 CRT 用于 MIBC 患者是否可行。
Gonzalgo 等人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控制选择偏倚进行独立比较研究,纳入 NCDB 自 2004 至 2013 膀胱癌的患者资料,根据设定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经过长期的随访,对比 CRT 与 RC 患者术后生存差异。研究结果发表于 2017 年 12 月的 BJU Int 上。
最终,研究纳入共 6606 名 RC 患者及 1773 名 CRT 患者。平均随访 45.3 月。两组各有 1683 名患者纳入倾向匹配模型,年龄、种族、性别、收入、查尔森指数、临床分期、分级、病理类型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平均年龄 76 岁、大部分患者查尔森指数 0 分。
Kaplan Meier 生存分析
5 年总生存率 RC 组更好(38% : 30%),但在不同时间点,结果可能发生变化,术后月 16 月内 CRT 组的生存率高于 RC 组,而第 16 月后至随访结束时间段内则是 RC 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更高。
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
术后 1 年内,CRT 组患者死亡风险更低,而第 2 年、第 3 年及以后 CRT 组的死亡风险明显更高。另外,高龄,查尔森指数 1 分、2 分,临床分期 cT3-4,移行细胞癌均是导致更差预后的因素,其中 CRT 组 1683 名患者中有 26 名在最初的 CRT 治疗后接受了 RC。
该研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在已知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倾向性匹配模型评估异质性和偏倚来建立预测及比较患者治疗后生存期的模型,降低选择偏倚对结果的影响。
针对术后早期 RC 组患者生存率更低的情况,Gonzalgo 等人认为,RC 术后短期内死亡率高于 TMT 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手术本身而不是手术对肿瘤的控制不如 TMT。手术行为本身导致的死亡风险是术后近期(16 月内)RC 组患者生存率不如 CRT 的原因。
综合研究结果来看,年龄、基础疾病、肿瘤分期、分级、组织学类型是患者 RC 术后总生存率的预测因子。RC 对患者术后 2 年及更长时期的生存更有优势,但手术的选择仍需要慎重,因为在术后 1 年内相对更高的死亡率使得 RC 相比 CRT 在该时期没有优势。CRT 更适合那些身体状况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