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肖氏反射弧:用数据告诉你这「玩意」到底有啥用

2017-01-18 21: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医者仁心OL
字体大小
- | +

最近,两个词频繁的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一个是「雾霾」,另一个则是「肖氏反射弧」。对于前者,我除了做一个深呼吸,尽量「减霾」,似乎没有其他别的办法(苦笑);对于后者,我本来也应该像其他医生一样,专心自己临床技能提高,不管其他,然而,身边有朋友不时向我咨询肖氏反射弧相关的内容,于是促使我暂时「弃医从文」。

提起肖氏反射弧,有两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肖传国与方舟子,他们俩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十余年的恩恩怨怨堪比肥皂剧一样精彩,在切入正题之前,先简要做一前情回顾。

肖传国 PK  方舟子

回合一:「狡猾」的肖传国,哪个才是真正的你?

方舟子作为科普作家,笔耕不辍,经常在自己创办的网站上更新有关科普和打假的文章。2000  年,对于他而言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他突然发现在自己创办的网站上出现很多「质疑」自己的帖子,署名「昏教授」,随后,又在新华网等媒体上看到署名「哑铃教授」的类似文章。后证实两个「教授」笔名皆为肖传国。在随后 5  年中,两人是你来我往,进行着比较缓和的「学术切磋」。

回合二:我的亲娘嘞,你怎么能雇人用那寒冰冰的铁锤把他追?

2005  年 6  月,时任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武汉)的肖传国,其名字出现在了增选院士的公示名单中,申报院士的核心材料便是「肖氏反射弧」相关内容。方舟子随后陆续发文,质疑其造假。当年 9  月肖传国院士落选。2007  年申报时院士时,再次「黄粱一梦」。

2010  年 8  月 29  日回家途中的方舟子「偶遇」两名陌生男生持锤袭击,或因当日雾霾太重,凶手并未得逞。后证实为肖传国「暗授」,肖传国因此锒铛入狱,五月半。

回合三:央视为肖传国发声,方舟子接连发文「他不光造假还找人锤俺」

出狱以后的肖传国,重新回归了医疗行业,并远走深圳开起了医院,医院特色便是肖氏反射弧相关手术。方舟子也进行着日常的科普与打假工作。二者偶有「切磋」,然而并没有形成小高潮。

2016  年 12  月 27  日,央视聚焦肖氏反射弧,对其临床应用大加赞赏。方舟子陆续发文,强调肖传国学术造假和雇凶伤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肖氏反射弧再次刷爆朋友圈。值得一提是,央视在此前的报道中,曾否认肖氏反射弧的疗效。

肥皂剧暂告一段落,学术之旅走起。

什么是肖氏反射弧?

「嘘嘘」这一简单的动作,却包含了很复杂的医学知识。反射是神经支配机体生理机能的基本方式。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嘘嘘」便是一种反射,医学称之为「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一种脊髓反射,但是受到位于脑干和大脑皮层的高级排尿中枢控制。简言之,脊髓理论上可以完成排尿反射,但是何时何地排多排少由大脑说了算。

正常排尿反射的完成有赖于完整的反射弧的存在,脊髓与大脑信息沟通的顺畅。由于先天或后天性的原因导致脊髓功能障碍,排尿反射弧完整性得到破坏,大脑与脊髓无法完成正常有效的沟通,便会出现多种排尿问题,如尿失禁、尿潴留等。

1994  年肖传国将鼠腰 4  脊神经前根与腰 6  脊神经前根吻合,经电生理检测,证明建立了「皮肤-脊髓中枢-膀胱」人工反射弧通路,提出「体神经-自主神经」人工膀胱反射弧这一概念,这也是肖氏反射弧手术的雏形。后肖传国在国内陆续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这种由肖传国首次提出,用手术方法重塑的膀胱反射弧被称为肖氏反射弧,其他学者也对这一研究进行了补充,衍生出来多种类似术氏,我们在此统称为肖氏反射弧手术。

需要指出是,由于该手术并不能建立脊髓与大脑的联系,排尿反射并不受大脑的控制。将控制腿部的神经与控尿神经进行吻合,理论上讲,如果该手术确实有效的话,通过刺激大腿皮肤便可达到排尿目的。基于这一假设,也就有了各类媒体「拍大腿能排尿」标题党氏的抓人眼球的夸张的报道。

肖氏反射弧到底有没有用

效果咋样还要发表的文献,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Pubmed),发现关于肖氏反射弧相关/类似的研究不下百篇,然而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学者发表的中文文章,肖传国团队发表的文章占了相当的比重,国外学者参与的研究占比却较少,在此我将几篇代表性的文章做一简述。

国内的声音:形势一片大好,前途一片光明

肖传国 2012  年发表于 Curr Bladder Dysfunct Rep  上综述称,截止至当时,在国内四家医院,已完成 306  例脊髓损伤及 1890  例脊柱裂患者肖氏反射弧手术,在 1890  例脊柱裂患者中获得 1  年随访数据的为 506  例(失访率高达 73%,临床研究失访大于 20%,一般认为对研究结果可能存在较严重影响,作者注),肖传国对如此高的失访也做出了「解释」,指出在中国随访存在种种困难,大多数获得治愈或者显著改善的患者不会术后继续来医院接受随访。在这 506  例患者中,435(86.2%)人尿控显著改善,430(84.9%)人排便得到改善。

2016  年,肖传国在同一杂志再发一篇综述,指出在中国三大医学中心已完成 2840  例肖氏反射弧手术,有效率为 67%~85%。

国外的声音:效果存疑,在临床应用前需完善进一步研究

来自丹麦 Rasmussen  等 2015  年在 J Urology  上报道了 10  例患者行肖氏反射弧手术,文章指出刺激人工反射弧并不能导致排尿或增加膀胱压力,最大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术前术后并无显著改善,即手术对下尿路功能改善无效。同年,在 Spinal Cord  杂志上,研究者又报道了 10  名患者控便情况,遗憾的是,仍无显著效果。

2016  年 Eur Urol  杂志报道了 8  例脊髓损伤患者行肖氏反射弧手术预后情况,在随访 56~86  个月内,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表明,无一人膀胱充盈时通过刺激皮肤可达到排尿目的。

美国学者 Tuite  等 2016  年于 J neurosurg Pediatr  上发表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肖氏反射弧效果。研究共招募 20  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10  人,一组行脊髓松解栓系(DT  组),另一组行脊髓松解栓系加肖氏反射弧手术(DT+X  组)。DT+X  组较 DT  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伤口感染可能增大(P<0.05)。刺激(挠搔)皮肤相应位置,两组皆可看到尿液间断流出或滴出,然而这种刺激排尿并不具有可重复性,且排尿量较少(<20% 膀胱容量),并无实际临床意义,值得一提的是,DT+X  组对挠搔反应率并不多于 DT 组。

在研究开始之前,肖传国其实已经知晓此研究,认为已经完成了「成千上万」(thousands of cases)例的肖氏反射弧手术,疗效确切,根本没必要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非常反对这一研究。当这一结果公布后,肖传国写信给杂志社,从伦理、方法、结果等几个方面对这一研究提出质疑。原作者就肖传国的质疑也做了回应。无独有偶,发表于 2015  年 J Urology  上的文章,同样受到了肖传国的质疑。

这种撇开「锤子哲学」的学术辩论,我个人还是非常认同的。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国内动辄「成千上万」的样本量相比,国外研究确实显得很「小家子气」,然而我们并不能依据患者数量来轻易下结论,「小而美」的事情也是存在的。正如美国 Park  教授所说,肖传国的大部分患者数据并未发表,以至于其真正的有效率不得而知。同时,我也希望肖传国能公布自己的临床研究的原始数据,让我们在雾霾天气中能把这手术效果看的更清楚。

众所周知,随机对照研究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参考,与普通的回顾性研究相比,能控制一些混杂因素,常常被认为是「金标准」。遗憾的是,目前仅有一篇随机对照研究,且样本量也不大,如上所述,这一研究并不支持肖氏反射弧手术。

科学能接受错误,但不能接受造假。在发稿前,同事曾问过,你喜欢方舟子还是肖传国,或者说你相信谁,我苦笑了一下。他们俩其实跟我也没有多少关系,对我而言,我「宁愿」相信肖氏反射弧是有效的,当然并不是因为肖传国本人,只因为那些无法控尿的患者,以及其亲人绝望却挣扎着笑对明天的眼神,在门诊看到,我真的会心疼……

然而,就目前的证据而言,似乎并不支持肖氏反射弧有良好的疗效,与其他国外专家的观点一致,我个人也认为,在获得足够多的证据之前,不建议将此技术广泛推广到临床,若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应该让患者得到充分的知情同意,需要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在其监督下完成。「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minder that our excitement and enthusiasm must be tempered by humility.」 Park  教授在 J Urol  杂志上如是说。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亚慧,  锤子哲学与学术江湖.  中国医院院长, 2010(21):  第 14 页.

2.   腾讯评论今日话题,  方舟子与肖传国的十年恩怨, 第 1396 期, 2010-9-24.

3.  Xiao, C., Xiao procedure for neurogenic bladder in spinal cord injury and spina bifida. Current Bladder Dysfunction Reports, 2012. 7(2): p. 83-87.

4.   眭涛与曹晓建,  肖氏反射弧研究进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5. 32(2):  第 235-237 页.

5.  Rasmussen, M.M., et al., The artificial somato-autonomic reflex arch does not improve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lesions. J Urol, 2015. 193(2): p. 598-604.

6.  Xiao, C.G., Re: The Artificial Somato-Autonomic Reflex Arch Does Not Improve Lower Urinary Trac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Lesions: M. M. Rasmussen, Y. F. Rawashdeh, D. Clemmensen, H. Tankisi, A. Fuglsang-Frederiksen, K. Krogh and P. Christensen J Urol 2015;193:598-604. J Urol, 2015. 194(6): p. 1828-9.

7. Rasmussen, M.M., et al., The artificial somato-autonomic reflex arch does not improve bowel function in subjec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Spinal Cord, 2015. 53(9): p. 705-10.

8. Tuite, G.F., et al., Urological Outcome of the Xiao Procedure in Children with Myelomeningocele and Lipomyelomeningocele Undergoing Spinal Cord Detethering. J Urol, 2016. 196(6): p. 1735-1740.

9.   Park, J.M., The Xiao Procedure-What Have we Learned? J Urol, 2016. 196(6): p. 1608-1609.

10. Sievert, K.D., et al., Challenges for Restoration of Lower Urinary Tract In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 European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with Long-term Follow-up. Eur Urol, 2016. 69(5): p. 771-4.

11.  Tuite, G.F., et al., Lack of efficacy of an intradural somatic-to-autonomic nerve anastomosis (Xiao procedure) for bladder control in children with myelomeningocele and lipomyelomeningocel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J Neurosurg Pediatr, 2016. 18(2): p. 150-63.

12.  Xiao, C.G., Bladder Re-Innervation-State of the Art. Current Bladder Dysfunction Reports, 2016. 11(4): p. 386-390.

13.  Xiao, C.G., Letter to the Editor: Xiao procedure: problems with ethics,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from the double-blind trial of Tuite et al. J Neurosurg Pediatr, 2016: p. 1-3.

编辑: 杨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